作者介绍:
维克多·E.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1905—1997)出生于维也纳 。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 ,1930 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49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二战后担任哈佛大学 、斯坦福大学 、迪尤省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的教授 。
他创立了“意义疗法” ,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纳粹时期 ,作为犹太人 ,他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 ,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弗兰克尔不但承受了这炼狱般的痛苦 ,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 ,开创了意义疗法 ,找到向死而生的勇气 ,也留下了人性最富光彩的见证 。
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已被出版 24 种语言 ,全球销量逾1000万册 。
内容介绍:
在经历创伤后 ,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弗兰克尔年轻时经历战争 ,一家人经历了很长的集中营生活 ,他的父母 、妻子 、兄弟都不幸在集中营内丧生 。
他目睹了难以形容的恐怖 。他经历了人类最悲惨的经历 。
他从集中营获救 11 个月后 ,在维也纳工人区奥托克林的成人教育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讲座 。在讲座中 ,这位后来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解释了他关于生命意义和韧性的核心思想 。
“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 ,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 ,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
《生命的探问:弗兰克尔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 ,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是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 ,其内容强大有力 ,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这些文章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 ,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 ,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
他以自己经历的丧失 、失去自由 、饥饿和对死亡的恐惧等这些痛苦的经历为支点 ,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 ,将希望 、友谊和使命感传达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
他用毕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着 ,凡事都有可能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