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顾诚(1934—2003)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当代公认的明清史大家 。他一生品性秉直 ,潜心治史 ,视学术为生命 ,被誉为“学术苦行僧” 。
“板凳甘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是顾诚治史的真实写照 。1978年 ,顾诚发表《李岩质疑》一文 ,该文钩沉史料 、严密考证 ,引起了学术界的瞩目 ,也成为顾诚的成名作 。1984年 ,《明末农民战争史》出版 ,为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别开实证蹊径; 1997年 ,被顾先生视为姊妹篇的《南明史》问世 ,该书在海内外均有广泛的影响力 ,并荣获了中国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两部著作 、四十余篇论文 ,对治学严谨的顾诚来说并不算高产 ,但其治史方法与治史精神 ,早已为明清史研究留下一座丰碑 。
内容介绍:
◆十六年所向披靡 ,四百天一溃千里
1628年李自成于陕西起义反明 ,十六年间不断壮大 ,击败孙传庭 、建立大顺政权 ,并最终于1644年攻入北京 ,推翻明朝;但仅一个月后 ,李自成就在山海关大战中败于清军 ,此后一败再败 ,一年后在湖北死于地主武装的偷袭 。
◆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 ,败得还那么快
舆论失势: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 ,缙绅颜面扫地 。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 ,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 ,无不喜迎清军 。
战略失误: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 ,自己未同清方交恶 ,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他们头脑中的辽东问题只是吴三桂等人统率的关宁边兵 ,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 ,清军则被无视 。
用人失策: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 、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 。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 、洪承畴这样一批“引路人” 。大顺政权没有注意发挥降官的作用 ,这不能不说是策略上的一个重大错误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