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居民》是克里斯托弗·万杰克(Christopher Wanjek)撰写的一部关于人类太空定居的科普著作 ,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1年10月出版 ,属于“方寸·新知课”丛书 ,精装444页 ,定价89元 ,ISBN为9787520185226 。该书系统探讨了人类在月球 、火星及其他天体上定居的可行性 ,结合航天工程 、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 ,为读者解答了太空探索的诸多现实问题 。
核心内容与观点
太空定居的挑战与动机
万杰克深入分析了人类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和实际挑战 ,包括生理适应(如微重力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技术难题(如生命维持系统)以及经济可行性 。他强调 ,科学和商业利益(如资源开采 、太空旅游)将是推动太空定居的关键动力 。例如 ,书中提到宇航员在空间站每天需锻炼以对抗肌肉萎缩 ,而火星定居点的建设需解决重力对生育的影响等问题 。
私营企业的崛起(如SpaceX)已成为太空探索的主导力量 ,使太空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商业化 。
未来太空定居的蓝图
作者设想了分阶段的太空定居路径:近地轨道:建造太空旅馆 ,发展休闲旅游;
月球:采矿 、科研基地和旅游设施;
火星:逐步建立科学基地 ,若环境允许 ,可能发展为永久定居点 。
他认为 ,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是地球科学和商业活动的自然延伸 ,但需工程师 、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规划 。现实问题的解答
书中直接回应了公众的疑问 ,例如:马克·沃特尼(电影《火星救援》主角)仅靠种土豆难以在火星生存 ,需更复杂的生态循环系统;
空间站宇航员的日成本高达数十万美元 ,凸显太空活动的昂贵代价 。
学术与行业认可
该书获得多位航天领域专家推荐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和原863航天领域专家组组长袁建平 ,以及中外学者如郑永春 、大卫·布林等人的高度评价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背景使万杰克的论述兼具权威性与可读性 ,被《每日电讯报》列为2020年度推荐图书 。
读者价值
《太空居民》不仅为科幻爱好者提供了现实依据 ,也为政策制定者和工程师提供了跨学科参考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太空定居的复杂性 ,同时传递了人类探索未知的乐观精神 。如需进一步了解 ,可参考豆瓣或出版社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 · · · ·
目录 · · · · · ·
译者的话
引 言 发射之前
1 - 生活在地球
2 - 倒计时前的检查
3 - 生活在轨道
4 - 生活在月球
5 - 生活在小行星
6 - 生活在火星
7 - 生活在内外太阳系及无垠宇宙
后 记 欢迎回家
注 释
扩展资料
致 谢
图片版权
索 引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