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是作家陈年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集 ,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与果麦文化联合推出 。这部作品收录了21篇真实故事 ,聚焦于爆破工 、运石工 、乡村木匠 、农夫 、农妇 、小作坊老板等平凡劳动者的生活轨迹 。陈年喜以亲身经历为线索 ,将地下五千米开山炸石 、烟尘轰鸣中养家糊口的艰辛 ,与工棚山野间写下诗篇的坚韧交织在一起 ,勾勒出一幅幅底层人民的生活图景 。书中人物虽历经生活磨砺 ,却始终保持着淳朴而硬扎的生命力 ,沉静地诉说着关于亲情 、爱情 、死亡 、欲望的生活主题 。正如作者所言:“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 ,从来没有沮丧过 。”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豁达态度 ,使作品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 。
作品风格与文学价值
《微尘》以其质朴而有力的文字风格 ,展现了非虚构文学的独特魅力 。陈年喜摒弃华丽辞藻 ,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记录劳动者的日常 ,却字字透着生命的重量 。书中既有对爆破工危险工作的细致刻画 ,也有对乡村木匠手艺传承的深情叙述 ,更有对农妇劳作生活的细腻观察 。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 ,让读者在平凡故事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 。作品入选“豆瓣2021年度中国文学(非小说类)” ,其文学价值得到广泛认可 。陈年喜将诗歌的凝练与散文的流畅相结合 ,使每个故事都像一首生命的赞歌 ,既是对底层人民的致敬 ,也是对人性光辉的礼赞 。
主题深度与社会意义
《微尘》不仅是一部个人叙事 ,更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变迁的史诗 。通过记录不同劳动者的生存状态 ,作品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被忽视的群体命运 。书中“世界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叩问 ,道出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迷茫与坚守 。陈年喜将个体经历升华为普遍思考 ,展现了“微尘”般渺小个体如何以坚韧姿态对抗命运的不公 。这种对生存本质的探讨 ,使作品超越了地域和阶层的限制 ,引发广泛共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 ,《微尘》提醒我们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 ,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 。正如作者所言:“除了绵长 、无处不在的风 ,其余都是尘埃” ,而人类正是在这尘埃中努力站稳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 。 相关问答: Q:这本书为什么叫《微尘》? A:书名《微尘》象征着普通人在世界中的渺小与坚韧 。作者认为 ,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 ,个体如尘埃般微不足道 ,但正是这些微尘构成了生活的本质 ,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 Q:这本书适合哪些读者? A:适合关注社会现实 、喜欢非虚构文学的读者 ,尤其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感兴趣的读者 。同时 ,书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也能引发哲学爱好者的共鸣 。
作者简介 · · · · · ·
目录 · · · · · ·
自序
我的朋友周大明
那一年 ,在秦岭黑山
那场旷日持久的矿事
不曾远游的母亲
父亲这辈子
手术
陪读的日子
割漆的人
葫芦记
野猪凶猛
一九八七年的老腔
表弟余海
吃相凶猛的人
在苦盏
南地十年
用平板电脑写诗的人
北京的秋天
一位青年的球状生活
一路有你
小城里的文人们
一个人的炸药史
后记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