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迪克传》是美国作家安妮·R. 迪克为其前夫 、科幻文学巨匠菲利普·迪克撰写的回忆录式传记 。作为迪克的第三任妻子 ,安妮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了两人从相遇 、相爱到分离的全过程 ,时间跨度从1958年迪克初露锋芒到1963年婚姻破裂 。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迪克在创作黄金期的生活状态 ,更通过大量私人书信 、手稿和访谈资料 ,还原了这位天才作家在创作《高堡奇人》《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等经典作品时的真实心境 。安妮的叙述既充满温情又保持客观 ,既展现了迪克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温柔一面 ,也毫不避讳地揭示了他与精神疾病和药物成瘾的斗争 ,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而复杂的迪克形象 。
创作与生活的交织
传记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莫过于迪克创作生涯与个人生活的紧密交织 。安妮详细记录了迪克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焦虑 、幻觉和情感体验转化为科幻小说的素材 。例如 ,《高堡奇人》中关于平行世界的构思源于迪克对现实与虚幻的哲学思考 ,而《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中对药物致幻的描写则直接反映了他自身的药物滥用经历 。安妮还揭示了迪克作品中许多人物的原型 ,包括她本人在内的重要人物如何被艺术化地再现在小说中 。这种创作与生活的互文关系 ,不仅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迪克的作品 ,也展现了他将个人痛苦转化为艺术创作的非凡能力 。
天才的悲剧与启示
迪克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天才的悲剧色彩 。安妮的叙述让我们看到 ,正是那些折磨他的精神痛苦和药物依赖 ,同时也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在五年的婚姻期间 ,迪克完成了多部传世之作 ,但他的个人生活却逐渐失控 。传记不仅记录了迪克的精神崩溃过程 ,也探讨了天才与疯狂之间的微妙关系 。安妮没有将迪克简单塑造成一个受苦的艺术家形象 ,而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了他如何在混乱中保持创作力 ,以及他的作品如何预见了许多现代科技和伦理问题 。这种对天才复杂性的深刻剖析 ,使本书超越了普通传记的范畴 ,成为理解迪克文学遗产的重要文本 。 相关问答: Q:这本书与其他菲利普·迪克传记有何不同? A: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安妮·R. 迪克作为迪克前妻和亲密生活伴侣的特殊身份 ,她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私人视角 ,这是其他传记作者无法比拟的 。书中包含了许多未公开的书信 、手稿和日常记录 ,还原了迪克创作黄金期的真实生活状态 。 Q:阅读本书对理解迪克的小说有何帮助? A:本书详细揭示了迪克多部重要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 ,包括《高堡奇人》《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等 。通过了解迪克个人生活中的经历与思考 ,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中关于现实与虚幻 、身份认同 、药物致幻等主题的探讨 ,把握其科幻小说背后的哲学深度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 安妮·迪克(Anne R. Dick ,1927-2017)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第三任妻子 ,艺术家 、作家 、美国手工艺运动先锋 ,1927年出生于新泽西州 ,1947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 。1958年 ,安妮在第一任丈夫去世三周后 ,结识菲利普·迪克并很快结为连理 。与此同时 ,安妮在当地的马林学院学习金属雕塑 ,学成后从事珠宝设计 ,由其设计的珠宝工艺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画廊展出销售 。1964年与迪克结束五年的婚姻生活后 ,安妮继续珠宝设计 ,并创作小说和诗歌 ,直至2017年去世 。
译者 | 金雪妮(Emily Jin)
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学院 ,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博士在读 ,中英 、英中双料译者 。《克拉克世界》(Clarkesworld)中国科幻英译专栏译者之一 。英译中代表作有“发条王国”系列 、《神秘博士:玛莎的故事》等 。
目录 · · · · · ·
前言I
楔子1
第一部分:1958—1964
第一章 我遇见了菲尔·迪克 9
第二章 四个人的蜜月 53
第三章 乡下家庭生活 75
第四章 雷斯岬站的灾难 101
写在第一部分之后 137
第二部分:1964—1982
第五章 奥克兰的单身汉 141
第六章 南希 167
第七章 暗黑扫描仪时代 189
第八章 温哥华科幻大会 209
第九章 更多的黑发女孩:琳达 、特莎 223
第十章 多丽丝和琼 251
第十一章 科幻作家之死 269
第三部分:1928—1958
第十二章 早年岁月 299
第十三章 伯克利的少年时代 319
第十四章 青年时代 341
结语(2009年版) 373
1982年的三个梦境 377
一段传承 381
译后记(金雪妮) 387
附录:
1.菲利普·迪克家谱图 395
2.本书涉及的菲利普·迪克作品列表 399
3.菲利普·迪克科幻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列表 405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