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莱尔的《全球海盗史:从维京人到索马里海盗》是一部打破浪漫化叙事的严肃历史著作 ,全景式展现了海盗现象从古至今的演变轨迹 。作者以大西洋沿岸 、地中海和中国东海沿岸三大海盗集团为研究对象 ,深入剖析了海盗产生的根源及其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 。书中揭示了海盗的双重身份——既是无法无天的海上强盗 ,又是持照经营的"奉旨"抢劫者 ,这种在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 ,成为海洋帝国低成本扩张的利器 。莱尔通过详实的史料证明 ,海盗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犯罪群体 ,而是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棋子 ,他们的兴衰与各大海洋势力的利益纠葛密不可分 。
海盗现象的地缘政治密码
本书最具突破性的观点在于将海盗史置于全球地缘政治框架下解读 。从中世纪维京人的扩张到现代索马里海盗的猖獗 ,海盗活动始终与区域权力真空 、贸易路线控制和帝国衰落紧密相连 。莱尔指出 ,强大的海洋帝国往往将海盗作为"可丢弃的刺客"——在需要时授予私掠许可证 ,利用其骚扰敌国商船;在达成目的后则迅速将其剿灭 。这种实用主义态度使得海盗在历史上反复出现 ,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灰色力量" 。288页的篇幅中 ,作者以59元精装本的形式 ,为我们揭示了海盗现象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解构海盗神话的历史真相
莱尔在书中系统解构了流行文化中对海盗的浪漫想象 ,还原了其作为暴力犯罪者的真实面目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 、不同海域的海盗活动 ,作者发现尽管时空背景各异 ,但海盗行为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都利用海域管辖权的漏洞 ,在政府控制力薄弱的区域滋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 ,本书特别关注了中国东海沿岸的海盗活动 ,填补了西方海盗史研究中的东方视角空白 。译者于百九精准的翻译 ,使这部2021年出版的著作(ISBN 9787218152035)成为中文读者理解全球海盗现象的权威读本 ,其学术价值与可读性并重的特点 ,使其成为海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为什么说海盗是海洋帝国的"棋子"? A:因为帝国常通过授予私掠许可证的方式 ,将海盗合法化用作军事工具 ,在战争期间骚扰敌国贸易 ,和平时期则将其剿灭以维护秩序 ,体现了海盗与国家权力间的共生关系 。 Q:三大海盗集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大西洋海盗多与殖民扩张相关 ,地中海海盗受宗教冲突驱动 ,而中国东海海盗则更多是王朝更替和海禁政策的产物 ,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地缘政治特点 。 Q:现代索马里海盗与传统海盗有何异同? A:相同点都利用海域管辖漏洞 ,不同在于现代海盗更多受国际政治失序 、经济贫困等因素驱动 ,且其活动受到全球媒体和航运保险体系的复杂影响 。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简介】
彼得·莱尔(Peter Lehr)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恐怖主义和政治暴力研究中心讲师 ,恐怖主义研究专家 。著有《反恐怖主义技术》 ,编有《海上暴力:全球恐怖主义时代的海盗》 。
【译者简介】
于百九(北落)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 ,酷爱历史与幻想文学 ,文史 、游戏类随笔散见《博物》《国家人文历史》等杂志 ,亦主笔 、录制过《冰与火:〈权力的游戏〉背后的历史真相》《滴血的王冠:玫瑰战争》等知识分享类音频节目 。代表译作《欧罗巴的权力游戏》《全球海盗史:从维京人到索马里海盗》等 。
目录 · · · · · ·
第一部 各地起源 ,公元 700—1500 年
入伙贼船/神的旨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无选择/海上寻觅猎物/压制猎物/袭掠海岸/海盗暴力/陆上剿匪/海上剿匪/猎捕海盗/攻袭海盗巢穴
第二部 欧洲海权的崛起 ,公元 1500—1914 年
及时行乐/水手 、绅士和商人/当海盗不丢脸/快钱的诱惑/海盗港湾/海盗女王和她的臣属/不体面的外交政策工具/偷船不误海盗工/追踪与捕获猎物/海上恶战/高级海盗活动/嫖妓 、饮酒和赌博/海盗生涯如何终结/洗白的海盗/仍有危险/狩猎的猎人/反海盗联盟/海盗末日
第三部 全球化的世界 ,公元 1914 年至今
他们富有 ,我们贫穷/世道变迁/现代有利环境/新的不体面的工具/现代海盗舰队/现代伪装与欺骗/今天的震慑战术/尼日利亚海盗“特有的暴力天性”/现代海盗的行动方式/现代式快乐生活/ 海盗行为与法律/避难室和机器人船/海上猎捕海盗/陆上反制海盗措施/
结语:卷土重来
术语表
注 释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