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是葡萄牙籍安哥拉裔作家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创作的一部深刻探讨后殖民世界与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 。该书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于2022年6月出版 ,译者是桑大鹏 ,全书共203页 ,采用平装形式 ,ISBN编号为9787541162718 。
作者背景与创作理念
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Djaimilia Pereira de Almeida)1982年出生于安哥拉罗安达 ,在葡萄牙里斯本附近长大 ,拥有里斯本大学文学理论博士学位 。她的创作聚焦于种族 、性别和身份问题 ,致力于探索后殖民社会中的个人困境与身份认同 。自2015年首部小说《这头鬈发》出版以来 ,她声名鹊起 ,并凭借《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于2019年获得葡萄牙语文学奖项——海洋文学奖 。
书籍内容概述
小说讲述了安哥拉罗安达的卡托拉和阿基里斯父子为了治疗疾病 ,前往前宗主国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求医的故事 。然而 ,他们并未如愿 ,而是陷入宿疾折磨和债务困境 。在里斯本 ,父子俩只能在城市边缘找到栖身之所 ,与留在罗安达的家人们通过书信和电话维系情感 ,并隐瞒了自己艰难求生的境况 。在生活的重重压力下 ,他们结识了一位朋友 ,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这段友谊虽未能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 ,却让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因微小的改变而变得不同以往 。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叙事 ,并穿插第一人称的书信和电话对话 ,充满人物的幻想 、沉思和大量隐喻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也揭示了后殖民时代下边缘群体的孤独与渴望 。
核心主题与象征意义
后殖民世界的幻想与幻灭:小说通过卡托拉一家的经历 ,揭示了后殖民社会中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 。他们从罗安达来到里斯本 ,原本期待着更好的生活 ,却遭遇了歧视 、贫困和身份认同的危机 。这种“天堂”的幻灭感贯穿全书 ,成为后殖民主义主题的深刻体现 。
种族 、性别与身份问题:作为非裔女性作家 ,贾伊米莉亚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边缘群体的心理状态 ,探讨了种族歧视 、性别不平等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 。这些主题不仅反映了非洲移民的真实生活 ,也展现了后殖民社会中的社会矛盾 。
友谊与救赎:小说中的友谊成为父子俩生活中的一束光 ,尽管他们的生活并未因此发生根本改变 ,但友谊的温暖让他们在绝望中找到一丝希望 。这种微小的改变正是小说的核心情感寄托 。
文学价值与影响
《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是一部充满情感张力和文学深度的作品 。它以克制的笔调和丰富的情感 ,为读者带来了极具美感和沉浸感的阅读体验 。书中对边缘群体心理的刻画 ,以及后殖民社会问题的探讨 ,使其成为一部极具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此外 ,译者桑大鹏对书中情感表达的精准翻译 ,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原文中那种独特的克制与深刻 。
作者简介 · · · · · ·
贾伊米莉亚·佩雷拉·德阿尔梅达(Djaimilia Pereira de Almeida) ,葡萄牙籍安哥拉裔散文家和小说家 ,1982年出生于罗安达 ,在里斯本附近长大 ,获得里斯本大学文学理论博士学位 。她的作品聚焦于种族 、性别和身份问题 ,致力于寻找解决个人困境的方法 。自2015年第一部小说《这头鬈发》出版以来 ,她就声名鹊起 ,2018年获得葡萄牙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写作奖 。《罗安达 ,里斯本 ,天堂》在2019年获得葡萄牙语文学奖项——海洋文学奖 。
-
译者简介:
桑大鹏 ,澳门理工学院中葡翻译课程讲师 ,葡萄牙阿威罗大学文学研究博士候选人 ,澳门大学翻译学硕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 。译有《卡米朗 ,大胃王》《二十一世纪葡萄牙语2》《葡萄牙语语法活学活用1 、2》《巴西葡萄牙语商务会话2000句》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