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的《故事便利店》是一座永不打烊的文学宝库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于2022年1月推出 ,作为"理想国·骆以军作品"系列的重要一册 。这部488页的平装书(定价68元 ,ISBN 9787555912170)以便利店为隐喻 ,集结了40个风格迥异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像一件精心陈列的商品 ,等待读者取走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启示 。从"发光的房间"到"白云机场的诈骗和尚" ,从"科幻感的《红楼梦》第30回"到"流落南方的’未来的祖先’“ ,骆以军用其标志性的魔幻现实主义笔触 ,将市井奇谈与文学典故熔铸成独特的叙事迷宫 。这些故事既温暖又爆笑 ,既荒诞又深刻 ,如同40节车厢组成的列车 ,载着读者在现实与幻想的轨道间穿梭 ,在消磨不眠之夜的同时 ,也为我们留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最好的时光” 。
故事的多重维度:魔术时刻与人生启示
本书最精妙之处在于每个故事都暗藏"魔术时刻"——那些看似平凡的叙事转折中突然闪现的哲思光芒 。骆以军擅长将日常经验转化为超现实场景 ,如"少女食梦貘"用吞噬梦境隐喻现代人逃避记忆的心理机制 ,"缩骨功怪咖"则通过身体变形探讨身份认同的流动性 。这些故事并非简单的娱乐消遣 ,而是精心设计的认知工具:弄假成真的顺风车游戏揭示人际关系的偶然性 ,绿帽丈夫的故事颠覆传统叙事中的道德审判 ,而"最短暂的爱的故事"则以极简笔触触及情感的本质 。作者像一位熟练的魔术师 ,在读者以为只是观看趣味表演时 ,突然揭示出关于人性 、存在与时间的深刻洞见 ,使每个故事都成为打开"心中密室"的钥匙 。
骆氏叙事美学:在传统与实验之间
作为华语文坛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家 ,骆以军在本书中展现了他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独特叙事美学 。他既能像张爱玲般捕捉都市男女的微妙心理(如"爱的告白"中未说出口的悸动) ,又能像马尔克斯般构建瑰丽的幻想世界(如"美猴王的故事"对古典神话的当代重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故事"本身的元叙事思考——"张爱玲小说中的魔术盒子"不仅是对前辈作家的致敬 ,更是对叙事力量的哲学探讨 。这些故事虽然独立成篇 ,却通过"便利店"这一空间概念形成有机整体 ,24小时开放的设定暗示着故事对人类需求的永恒满足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 ,骆以军用这部作品证明:精心编织的故事依然具有抚慰心灵 、启迪思考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 相关问题与解答: Q:这40个故事需要按顺序阅读吗? A:本书采用模块化设计 ,每个故事独立成篇 ,读者可像在便利店挑选商品般随意取阅 ,但若按顺序阅读 ,会发现某些故事间存在隐秘的互文关系 。 Q:书中故事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如何? A:尽管充满超现实元素 ,但所有故事都根植于真实人性 ,如"迷失巴黎的新婚丈夫"反映现代婚姻的沟通困境 ,"窘迫又爆笑的爱荷华之旅"则调侃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 ,使读者在奇幻叙事中照见自身 。 Q:为什么选择"便利店"作为核心意象? A:便利店象征现代生活的即时性与多样性 ,24小时营业的特性暗示故事随时可取 ,而商品陈列方式则对应书中故事的丰富品类 ,这一意象精准传达了作者对故事功能的理解——既是日常消费品 ,也是精神必需品 。
作者简介 · · · · · ·
骆以军 ,台湾作家 ,祖籍安徽无为 ,1967年生于台北 。作品以小说为主 ,兼及随笔 、诗和文学评论 。长篇小说《西夏旅馆》2010年荣获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首奖 ,2018年荣获第五届联合报文学大奖 。代表作有《妻梦狗》《月球姓氏》《遣悲怀》《我未来次子关于我的回忆》《西夏旅馆》《女儿》《纯真的担忧》等 。
目录 · · · · · ·
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发誓
梦里寻梦
同情的故事
一件很小很美的事
溜冰的故事
奇怪的处境
闯入真实世界的读者
一个关于好人的故事
两个怪异胚胎的故事
关于许愿的故事
弄丢父亲的故事
命运交织的文明
赎回与找寻
关于变形的故事
关于初体验的故事
被强迫疯狂的故事
白色的眼泪
开心农场
故事可以拯救故事
关于最短暂的爱的故事
你是最美的
关于妻子的故事
关于密室的故事
关于骗子的故事
关于失语症的故事
爱的告白
未必存在的身体
怪异的《红楼梦》第30回
关于安慰的故事
关于后悔的故事
关于南方的故事
关于搭错车的故事
关于动物的故事
关于复活的故事
无所不在的监视
关于火车的故事
关于绿帽丈夫的故事
关于香水制作的故事
关于美猴王的故事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