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作家 、剧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与法国的莫泊桑 、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万卡》《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农民》 ,戏剧《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1890年 ,在赴萨哈林旅行和考察后 ,契诃夫写出了他一生中的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 。艰辛的旅程 、对于生活的切近体察让契诃夫决定“生活在人民中间” 。萨哈林之行促成了作家在精神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
刁绍华(1934—2001) ,曾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 ,黑龙江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曾主编《外国文学大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年) ,译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的长篇三部曲《基督与反基督》 、《村中三日:列·托尔斯泰散文集》 、《狱中家书: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集》等 。
姜长斌(1935—2009) ,毕业于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专业 ,曾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所所长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苏联早期体制的形成》《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等 。曾译有冈察洛夫《巴拉达号三桅战舰》 、列昂诺夫《俄罗斯森林》等 。
内容介绍:
本书是俄苏文学的经典之作和契诃夫重要的作品之一 。1890年 ,契诃夫从莫斯科启程来到萨哈林岛 ,目的是了解当地的生活和当地人的命运 。他在萨哈林岛做了详细的人口调查 ,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家庭 、劳动 、思想等等情况 。归来后 ,他写出了《萨哈林旅行记》 ,于1895年出版 。这本书融汇了描写 、议论 、抒情多种笔法 ,包罗了丰富的一手和二手材料 ,并塑造了许多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作家对当地普通民众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 。不仅如此 ,萨哈林岛的经历 ,也治愈着契诃夫精神上的危机 ,为他和更多的俄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对于社会和生命的看法 。这次旅行后 ,契诃夫决定“生活在人民中间”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