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套装包括:《精神分析式对话:从心理医院到躺椅》 ,《临床心理督导:提升文化胜任力》 ,《叙事调解:用故事化解冲突》 ,《儿童心理问题评估与咨询》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修订版)》 ,《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心理顾问》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超越奇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虑症和恐惧症 ——一种认知的观点》 ,《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4版)》 ,《游戏治疗》《中小学短期心理咨询》 ,《接受与实现疗法:理论与实务》 。
内容介绍:
1.《精神分析式对话:从心理医院到躺椅》
内容简介:精神分析大师沙格曼·卡亚金精神分析案例集国内首次出版 。本书通过作者本人经手的经典个案 ,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心理治疗医院设置 ,包括治疗方法 、参与人员 、治疗环境等多重因素如何在治疗强迫症 、偏执 、创伤后应激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中发挥作用 。无论是对于心理学从业者 ,还是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及家人来说 ,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指南 。
作者简介:沙格曼·卡亚金 ,美国门宁格诊所主治医师 ,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副教授 。从业30余年 ,所任职的门宁格诊所是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治疗与研究中心 。
2.《临床心理督导:提升文化胜任力》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临床督导胜任力模型的基本理论 ,强调了关注督导师 、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多元文化身份 ,提高自我意识 ,识别和理解文化环境 、态度 、价值观和出现问题的情境 。全书通过大量丰富的临床督导案例展现当代美国心理治疗临床督导工作中常见的文化议题 ,详细呈现了督导师在应对这些议题时应具有的敏锐的觉察和思考 。
作者简介:
(1)卡罗尔·A.弗兰德 ,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是被APA最早委托开展督导实习培训项目的专家 ,督导培训经历超过20年 ,被授予“2014年APA首席引用奖” 。
(2)爱德华·P.谢弗兰斯科 , 心理学教授 ,美国专业心理学委员会(ABPP)委员 ,他是佩伯代因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穆里尔 ·利普西教席” 教授 。
(3)西莉亚·J. 法利科夫 ,哲学博士 ,是享誉国际的家庭治疗作家 、教师 、临床医生及注册临床心理学家 。
3.《叙事调解:用故事化解冲突》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在不同的冲突情境里 ,我们该如何运用叙事理念进行调停 。叙事调解鼓励冲突双方各自口述“故事”的冲突 ,并通过深刻理解对方的故事来达成和解 。
作者简介:杰拉尔德·蒙克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和学校心理学系教授 ,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和冲突调解工作;约翰·温斯莱德 ,加州州立大学教授 ,教授心理咨询课程 。
4.《儿童心理问题评估与咨询》
内容简介:雷秀雅教授有20余年的儿童青少年工作经验并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 ,本书整合她多年儿童教育经验 ,讲述了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包括儿童发展的特点及进行儿童教育的注意事项;儿童心理问题常用的技术以及对较严重儿童心理障碍的诊断评估;目前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常见方法 ,包括传统方法以及比较新的表达性治疗方法 。
作者简介:雷秀雅 ,日本山口大学心理学博士 ,现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 。
5.《叙事疗法实践地图(修订版)》
内容简介:本书是叙事疗法实践操作的指导 ,怀特把自己在治疗实践中探索的新方法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涵盖了叙事疗法六大核心技术:外化对话 、改写对话 、回塑对话 、界定仪式 、重视例外事件和支撑性对话;清楚地说明了如何在咨询实践中运用这些技巧 ,并激发治疗师个人的灵感 ,探索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叙事治疗实践地图 。
作者简介:迈克尔·怀特 ,叙事疗法创始人之一 ,世界著名心理咨询机构达利奇中心(Dulwich Centre)共同创办者 。
译者简介:李明 ,医学博士 ,哲学博士后 ,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
6.《儿童叙事家庭治疗》
内容简介:本书强调在解决各类儿童问题时 ,引导儿童展现幽默 、想象力和发明才能的重要性 。它指导家庭治疗师更有效地引导孩子积极同父母 、治疗师合作 ,双方通过愉快 、幽默 、新颖且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作者简介:珍妮·弗里曼和迪恩·莱博维奇是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婚姻 、家庭和儿童治疗师 。大卫·艾普斯顿是新西兰奥克兰家庭治疗中心的领导人之一 。三人均为加利福尼亚州约翰·肯尼迪大学职业心理学研究院的教师 。
7.《心理顾问》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注册心理顾问项目的培训教材 ,同时也可以作为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 、心理教育等领域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既有基础性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健康服务知识 ,也有心理健康服务实务方法和技术 ,并延伸到了心理学在企业 、社区 、婚恋家庭等社会多领域的实际应用 。
作者简介:傅安球 ,师从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 ,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国家高级专家 。长期从事异常心理学 、心理病理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 。
8.《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内容简介:本书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的最后遗作 ,不仅回应了针对《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的批评 ,而且从根本上修正和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治疗的思想基础 ,并对共情 、俄狄浦斯情节和自体客体转换等核心概念作了细致的阐述;结合重新评估自体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陈述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 ,并通过临床案例 ,着重强调了精神分析治愈的本质 。
作者简介:海因茨·科胡特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 。他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 ,讲授精神医学至1981年为止 。他曾是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1964—1965年)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1965—1973年)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档案馆的副馆长(1971—1981年) ,以及奥地利科学院的成员 。
译者简介:訾非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主任 ,硕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
9.《超越奇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次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艺术及时而富有价值的整合 。它在不同的章节分别对SFBT的核心原则和理念进行了较为简约的叙述 。
作者简介:史蒂夫·德·沙泽尔(Steve de Shazer) ,社会工作学硕士 ,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著作被翻译成14种语言 ,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
10.《焦虑症和恐惧症 ——一种认知的观点》
内容简介:贝克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事介绍了焦虑症认知疗法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开创性地把认知理论应用到焦虑症治疗之中 。
作者简介:
(1)艾伦·T.贝克医学博士 ,宾夕法尼亚州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费城认知治疗中心主任 。
(2)加里·埃默里博士洛杉矶认知治疗中心主任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授 。
(3)鲁斯·L.格林伯格博士 ,心理学家 、执业心理咨询师 ,认知治疗中心负责心理咨询师的培训 。
11.《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第4版)》
内容简介:本书是既罗杰斯后以后 ,在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领域的又一本经典著作 。全书详细介绍了以人为中心心理咨询实践的理论发展 、临床实践 ,及其在心理咨询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
作者简介:
(1)戴夫·默恩斯 ,心理咨询教授 ,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心理咨询系前主任 、国际学术期刊《以人为中心的实验心理治疗》编委 。
(2)布赖恩·索恩 ,东英格兰大学心理咨询荣誉退休教授 ,诺里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前主任 、诺里奇中心创办者 。
(3)约翰·迈克李欧 ,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的心理咨询教授 ,曾任教于基尔大学 、沃尔夫汉普顿大学等英国知名学府 。
12.《游戏治疗》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有关孩子以及他们世界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我从孩子们的身上学到的 。孩子们的世界比我在这寥寥数页中所进行的描述要丰富得多;同样 ,游戏疗法中的经验以及和孩子们的关系也远比本书中的介绍要复杂得多 。
13.《中小学短期心理咨询》
内容简介:本书是为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咨询人员而写的 。主要包括学校咨询师 、教师咨询师 、学习导师 、职业导师 、教育社会工作者 、实践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心理学者 。
14.《接受与实现疗法:理论与实务》
内容简介:本书不仅是构建心理治疗的一套技术 ,而且从总体上看为个案概念化和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且深刻的诊断性方法 。这本书帮助你学习如何将这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应用到实践当中 。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