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如何评价《大国大城》这本书?
《大国大城》是陆铭教授的一部力作,旨在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经济政策促进中国经济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书中的核心观点围绕几个关键假设展开,虽然细节难以详述,但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普遍适用,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逃脱或对抗这一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匹配会导致生产力的滞后,进而引发生产关系的剧烈变化。其次,人口与产业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遵循二八定律,即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在发达国家中,这一现象更为显著。第三,全国范围内实现市场的自由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高效配置,对于提高经济效率至关重要,有助于不同地区人均GDP的趋同,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平衡与协调。
基于以上假设,书中提出了几条推论,旨在指导政策制定者顺应经济规律,避免逆经济趋势行事。政策应正视人口与产业向大城市聚集的现实,而非通过户籍、社保、教育等措施人为抑制这一自然趋势。各省份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产业,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如全国统一发展光伏或云计算。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实现地区间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不同地区应形成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保持国家统一和市场整合。
书中还强调了警惕“资本深化过度”的风险。在存在严重资源错配的经济中,过度依赖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效率低下。中国单位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增长比例相对较低,尤其是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单位GDP增长所创造的就业率远低于其他国家,如越南、巴西、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等。
此外,书中提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导致城市化推进生产而非同步推进消费。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释放,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成为农民工进城工资的参照系,长期维持较低水平。这不仅制约了消费增长,也影响了城市化进程。通过消除户籍制度等限制,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可以有效减少地区间差距。
书中还讨论了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问题,强调应通过市场机制而非政府行政手段,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补偿与交易。农民在放弃土地时,应确保自愿、就业保障、土地定价市场化等基本前提得到满足,避免因制度性剥夺而损害农民权益。
针对城市化动力与政策的讨论,书中指出城市化进程受阻而非过度,并非基于现有政策下的结果来反对改革。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制度扭曲有关,而非城市化本身。例如,农村居民进城意愿的低比例并不能说明城市化动力消失,而是当前制度环境下的反映。通过改革,逐步释放农村劳动力,可以激发更强大的城市化动力。
书中还强调了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在人口规模超预期增长的情况下,应科学预测人口趋势,合理调整城市规划与公共服务供给。避免因供给不足导致的问题,而应通过增加供给来满足需求,而非通过控制人口来限制需求。
最后,书中提出了一种观点,即政府的角色应是弥补市场不足,而非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相悖。在讨论市场与政府作用时,应基于事实与数据,而非无根据的自信或理论偏见。
综上所述,《大国大城》不仅探讨了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深入剖析了中国在经济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理解并遵循经济规律,中国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实现更均衡、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大国大城》
做好产品设计,不仅需要良好的数理逻辑,更需要历史学般的逻辑思维,因为城市规划与国家发展方向是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大国大城》一书在逻辑推论上给予我较强的感知。然而,书中存在重复论证,整体框架不够清晰。接下来,我将以问答的形式,探讨陆老师对中国城市问题的见解。
上海的出租车司机提出了一个问题:外地人是否过多?
陆老师回答,外地人对上海的养老金有着重大贡献,没有他们,缺口巨大。
随后,司机质疑外地人带来的交通拥堵、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生活成本提高以及犯罪问题。对此,陆老师解释,地铁的建设可以缓解交通问题,市中心房价高导致的远郊居住则影响了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分配。生活成本高是因为对低端技能劳动者数量的限制,而户籍政策倾向于引进高端人才和特殊工种,导致服务业人员短缺。犯罪问题则与农民工是否融入城市紧密相关。
司机提出让外地人融入大城市需要高成本的观点,陆老师回应,外地人的城市化成本被高估,他们的贡献被低估。高估的成本包括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农民工放弃农村公共服务、公共成本与个人成本的区分等。低估的收益包括农民工的收入增长对消费的拉动、消除城市隔阂、降低社会治安成本等。
关于外地人住处问题,陆老师指出廉租房建设量大,但覆盖往往只针对户籍人口,这需要改进。廉租房旨在缩小城市常驻人口的福利差距。
面对资金来源的疑问,陆老师强调不能搞基础设施建设时有钱,做公共服务时说没钱。引入农民宅基地建设用地指标的市场价转让,可以生成增值收益,成为农民进城的资源。
对于城市化是否过度的问题,陆老师指出,发达国家人口集聚程度更高,纽约、东京是典型例子。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并未减缓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增长。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未同步是中国的问题。
关于农村问题,陆老师解释农业规模经营未能实现的原因是农村人口过多,协调成本上升,统一行动和管理困难。这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们赚不到钱。通过制度调整,实现自由移民,农村人口会返回城市工作。
面对大城市虹吸效应,人口流向东部沿海,西部和东北地区受到影响。陆老师指出,人口流出并非可怕,美国人口高度集中于小部分地区。东北经济正增长,人均GDP跑赢全国,人口流出原因是国际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的变化。
关于行政补贴问题,陆老师指出,行政配置资源与人口流向相悖,可能导致中西部投资过剩,带来财政负担。避免全国产业同构,避免一哄而上,是关键。
对于中西部的定位,陆老师强调应明确分工,互相协作,避免短视的产业同构,减轻地方债务,从国家角度考虑公共利益。
最后,陆老师解释,中央的救助并非总是可行,中国统一财政的优势可避免主权债务危机,但过度救助会导致税收或通胀,最终由全国民众负担。因此,从国家整体角度考虑公共利益至关重要。
通过问答,我们从出租车司机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两个关键词:“大城市”和“大国”。《大国大城》的论述逻辑是从欧洲一体化的挑战出发,强调我国的统一优势,呼吁各级政府打破本地思维,关注公共利益。本书上篇“大国”强调打破本地思维的重要性,反对限制人口流动和全国性产业同构。下篇“大城”则聚焦于通过人口和土地同步城市化来解决大城市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国大城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国大城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