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万载美景尽收眼底,探寻自然与文化的奥秘
1、天山:大自然的奇迹
天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壮美、最神秘、最雄伟的自然地标之一,它连接着新疆北部、西北部、南疆的山脉,延伸地域横跨4个省自治区,总长度超过2800千米,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在这里,你可以尽收天山的美景,观赏峰峦叠嶂、瑰丽多姿的风景,品味山峦之巅的纯净空气。天山的舞姿在这里尽显,景色变幻莫测,美不胜收,仿佛一幅绝妙的画卷。
天山不仅是自然的奇迹,亦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许多不为人知、充满神秘感的历史故事与文化遗产在此娓娓道来,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创世传说,一处处神秘的古墓葬,一件件古老的文物文化,让人们对这里的深深地爱上了天山。
天山之美、之奇,仿佛一件件珍贵的文化遗产,蕴藏着无穷的历史和魅力。天山之旅,已成为人们探寻自然与文化的天然之旅。
2、黄山:天然的山水画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极富诗意的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系国家AAAAA级名胜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黄山的奇景之处在于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其中的奇松被誉为林中瑰宝,盘根错节,姿态各异,树龄多达数百年到上千年之久。怪石则是风化作用的结果,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形状,令人目不暇接。而在空气湿度足够的时候,云海则是另外一种美景,仿佛置身仙境。温泉则是让你体验到黄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游览。
黄山除了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古代名人的遗迹、民间传说,以及享誉世界的黄山书院。在黄山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寻找到心灵共鸣的细胞,将身心融入其中。
3、长江三峡:水文化的魅力
长江三峡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横跨四川、重庆市、湖北省的交界处,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千峰万壑层层叠”、“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描述三峡的诗句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代表。
长江三峡的美景之处在于,她是长江大地之母的高峡平湖,是绵延千里的动人之美。令人着迷的自然景观,如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神奇的龙宫、性格迥异的动植物等让你产生奇妙的感觉。而如诗如画的文化,如三峡人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你感受到三峡的深邃和奇妙。
游览长江三峡,更多的是走进真实的水文化,强化我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探求美丽的境界。
4、丽江古城:人文之美
丽江古城,位于我国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继承着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以古代道路网为主线,分布着以市街中心为主的大型民居宅群和众多古建筑群,是中国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更具有强烈的人文气息。
丽江古城的美奇妙在于,它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有美丽的传说故事,有盛世的文人墨客,有多彩的生活美学。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丝绸之路上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尤其是纳西族人的民间文化,富有特色,楼阁飞檐,流水潺潺,千姿百态的牌坊和平民的装束,以及美轮美奂的文人雅士游历书画。
丽江古城,是人文之美的代表,是艺术家们的温床,更是每个人向自由心灵奔跑的天堂。
总结:
万载美景尽收眼底,探寻自然与文化的奥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旅行经历。从天山的奇特、黄山的画卷、长江三峡的水文化和丽江古城的人文气息四个方面总结来看,大自然的魅力和文化的魅力构成了中国旅游的特色。愿我们不断追求旅游的美好,探究大自然和人文的奥秘,感受旅途的美好和神奇。
二、人与历史余秋雨
1.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大陆著名美学家和作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
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就以其《文化苦旅》为例,当中一篇《沙原隐泉》,仅两千五百字,纯粹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却写得如诗如画。
此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在敦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后又下山欣赏一湾清泉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文中,余秋雨是如此描绘沙山之美:“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
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美学家和作家的笔下,“光”、“影”、“线条”不再是一些只纯是理论没有生命的字词,而是能感应作者内心深处的字眼。 至于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亦备受学术界重视和尊崇。
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其学术可见一二。
秋雨作品: 1。戏剧理论史稿 2。
戏剧审美心理学 戏剧文化史述 4。艺术创造工程 5。
文化苦旅 6。山居笔记 7。
霜冷长河 8。千年一叹 9。
行者无疆 10。笛声何处 11。
借我一生 。
2.余秋雨(一个人)
“无”的不再是“故人”,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文化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而是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什么的标志。文化的阳关寂寞着,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中华废墟,正如阳关,默默地告诉人们中华还有一个篱落的阳关,文化的阳关,永远存在着的只是多了些清淡的阳关,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圆明园被一把火烧了,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
“回去罢,一个个文人的冷血地,又来悲怜文化的人。中华文化。
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也许是文化废墟,在冷风中孤独地哀吟,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这儿是军事圣地,西出阳关无故人,几千年的文化,留存于世的不要只是静静的兵马俑,蜿蜒的长城与几个石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
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关卡;莫高窟里的“东西”被运走了一车又一车……换来的是大烟鸦片,是恶魔铁蹄,是战火,是绝望。还好,飘摇着枯涩的芦苇,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我们曾有多少书,就为了看那几个土墩。
然而,又有谁来到这通向西域的关卡。 余秋雨先生告别了莫高窟至此,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悲怜,却又倒在历史长河的大雪中。
阿房宫被毁了,却被历史长河冲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人。
大雪飘然,大漠茫茫中艰难地行进奔赴阳关,送走的不是故人,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人!我们的中华文化,而是这千年文明,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劲刮着刺骨的北风,飞扬着漫天的狂沙。
这时,“劝”的不再是“君”,绝不是,而是阳关废墟,是中华之文化,但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我们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动乾坤的华夏!谁知道中华文化废墟还长眠着,它在等待我们把大雪抹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历史“吹拂”下,时间已经不早。
怕还要下雪。”余秋雨先生无奈地叹息。
阳关不再是阳关,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华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中华文化。
“尽”的不是“一杯酒”。这位“漂泊者”,是那么深爱着中华文化的废墟。
曾经壮美,曾经辉煌,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终成废墟,终成荒原?不,它应该是不计其数,可千万不要被大雪所掩埋呀。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
他所观看的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这儿是浴血沙场;我们曾有多少楼提及阳关,颇为熟悉,不少人都熟悉那别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
这是谁在哭泣。
3.文化陌生人余秋雨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笔墨祭
余秋雨
①书法艺术在总体上是一种形式美,它与人品的关系曲折错综。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
②中国传统文人面壁十年,博览诸子,行迹万里,宦海沉浮,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不可轻易窥探。即如秦桧、蔡京者之流,他们的文化人格远比他们的政治人格暧昧,而当文化人格折射为书法形式时,又会增加几层别样的云霭。
③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又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沉淀。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到一幅赵孟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但仔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就不可能是赵孟。赵孟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④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汇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汇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⑤“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的情况也是有的,主要出现在早期创业者群体中。如王羲之,曾悉心学习过卫夫人的书法,后来又追慕钟繇和张芝,还揣摩过其他许多秦汉以来的碑迹。他自称隶胜钟而草逊张,终于融会贯通而攀上万世瞩目的书学峰巅。要在王羲之行书中一一辨认出他所师法过的前代书家痕迹,不太容易。但是,当高峰树起之后,它也就成了后世书家不能不继承的遗产。继承者又成了高峰,遗产也就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使代代子孙既富足又惶恐,即便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遗传的干系。苏东坡算得敢于独立创新的了,但清代翁方纲却一眼看破,说苏字中最好的仍然是带有晋贤风味的那一种。二王余绪的远代流注,连苏东坡也逃不过。
⑥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群体情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枝毛笔,就负载起了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第②段中有“文化人格的吐纳几乎是一个浑沌的秘仪”一句,联系全文,“吐”“纳”的具体含义各是什么?(4分)
2.第④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的是什么?(2分)
3.试对第⑤段的内容作一个简要的概括。(2分)
4.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中说的“中国文化”,不单指书法艺术,文章的观点也适用于其他文化艺术。
B.书品与人品是不完全一致的,其关系是曲折错综的。
C.傅青主认为,赵孟的书法有甜媚之弊,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
D.末段说:“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其中“华丽的重担”这个比喻指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E.这篇文章,作者旨在说明:个性人格在社会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作用下,虽没有完全消失,但要保留却很艰难。
答案:
二、1、“吐”的含义是: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个性、风格;“纳”的含义是:吸收优秀的文化传统。(解析:本题难度较大,需要从全文角度出发去答题。要找出哪些是例子,哪些是论述,然后根据论述归纳总结。每项1分)
2、过于纯净的赵孟就不可能是赵孟。(意思对即可得分。解析:“这个论断”指代前文说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见解,只要略加归纳即可。)
3、书法家高峰迭起之后,(1分)子孙们力求创新也摆脱不了干系。(1分)(解析:这里是考查归纳信息的能力,本段中的一个主要意思是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问题,重点是谈创新难的问题,再根据原文的语意归纳。)
4、CE(解析:C项“但也沉淀着许多前人的风范”不是傅青主所认为的;E项“个性人格”理解不对,文中的“个性人格”是指中国文化的个性人格。)
4.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到底什么水平
剧场效果;小说化特点;典雅 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本文试就其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主要内容 余秋雨的散文开始“提及一些重大的事情”,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
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 通往未来的立足点。因此,余秋雨在90年代初这一特定的时刻,把“历史”作为自己思考的核心材料,对历史进行了一场艰辛的“反刍”,把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作为重建新文明的第一步。
余秋雨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梅洁女士评论说:余先生以一个文学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人类文字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中,竟以轻扬的散 *** 着最深刻最潇洒的穿越。
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道理,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是啊,读余秋雨的每一篇散文,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沉思着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我们也与这位哲人一起,品味历史,体验文化,让唐朝的烟宋朝的风,拂拂地吹过多情而脆弱的心灵。
二、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余秋雨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著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
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了余秋雨,也参考了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在目前文坛泥沙俱下、日益堪忧的情况下,余秋雨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开辟了散文新文风。“余秋雨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从总体来说,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因此,在综述的前提下,我们现着重从他的语言特色,表达方式等几个细节略谈一下。
(一)文学语言的独创性 1.剥除装饰,显露本色 语言的外在的装饰,余秋雨在早期的学术著作中倒是时时呈现,可以说那是他挑战学术话语枯燥性的一个实验,我们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中都能看到。但是,当他一写散文反而进入了最本真的语言状态。
人们读到《文化苦旅》的第一句是:“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朴素得让人眼睛一亮。为什么写学术著作讲究色彩,写散文却洗净了色彩呢?因为从学术进入散文,也就是脱去外套进入生命的自然状态,越朴素则越能彰显本色美。
文字间有大量信号足以证明,余秋雨是很能雕刻文字的,可以雕刻得非常优美,但他放弃了这种雕刻,故意追求“净空无色”、“真水不香”。例如,张爱玲年轻时写的句子:“房里有金粉金纱深埋的宁静,外面风雨淋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我估计,余秋雨先生也会喜欢,但他不会这么写,觉得雕刻过度。
除了剥除色彩的装饰外,他也不喜欢“气息”的装饰。他的文字既没有名士气、简古气、园圃气,也没有桐城气、新月气、哈佛气,更不追求京味、川味、塞外味。
他让所有的气味都回归内容之中,只让语言变成当代中国文化人日常的感性话语,然后再来负载不同的内容。这是一种舍弃,甚至是一种牺牲,但他手下这种无声无色的语言进入了一种无障碍状态,几乎具有了无限的发挥可能。
我认为。
5.文化苦旅中的余秋雨是怎样的人
他是严谨的学者、浪漫的旅行家、孤独的游子和艺术家。《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此书通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描写一代中国人心灵的纠结。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
此书中有提到的景点有很多,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作者不同的感触和震撼。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6.余秋雨全部文章
《历史的暗角》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行者无疆》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霜冷长河》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笛声何处》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7.客观评价一下余秋雨其人
1、余秋雨先生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严又一次唤醒了,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作品。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我们应该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白先勇评)2、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贾平凹评)
3、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余光中评)
4、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三次来美国演讲,无论是在联合国的国际舞台,还是在华美人文学会、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或国会图书馆的学术舞台,都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评)
5、北京有年青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金庸评)
6、余秋雨先生每次到台湾演讲,都在社会上激发起新一波的人文省思。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变成了余先生诠释中华文化的读者与听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评)
7、秋雨先生的作品,优美、典雅、确切,兼具哲思和文献价值。他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正用得上李义山的诗:“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纽约人文学会共同主席汪班)
扩展资料:
余秋雨的判断价值
找“小岛”:为文化做减法
“信息若是海啸,要赶快给自己找个小岛,千万不要随着海啸上下摇摆,这样很危险,迟早会被淹没。”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余秋雨却说,自己不用电脑不上网,现在太多年轻人将时间耗费在无谓的事情上,生命十分短暂,应当用于有价值的事情,要“做减法”,这就是“小岛”。
余秋雨举例,自己去加拿大旅行、写作半年,这半年里完全没有接收任何国内外新闻,一天一个媒体圈朋友来访,余秋雨请朋友给自己说说半年内国内外的新闻大事。
谁知,朋友竟然5分钟内说完了国际新闻,3分钟内说完了国内新闻,这令两人十分吃惊。余秋雨总结道:“半年内,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的朋友们耗费很多时间关注的,竟然是8分钟可以讲完的事情。”
找“海床”:判断价值并坚持
“上岛”后接下来要做什么?余秋雨解释,第一件事就是要观察、判断,自己所登的岛,到底是无根脆弱的珊瑚岛,还是连接着海床的岛屿。这就意味着,读书应当学会判断自己所选读书的价值,“把手伸向经典。”
在确定自己阅读的领域是有价值后,余秋雨提醒读者,“研究时一定要深入,不要浅尝辄止”。
找“自己”:寻找与心理同构的书
余秋雨引用格式塔心理学,为读者介绍了这样一种奇妙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结构,文化上也有类似,读者可以试着寻找与自我心理结构相同的人与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mobi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雨一部自然与文化的历史mobi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评论
暂无留言